消费陷阱防不胜防 对家居“潜规则”说不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成都的家居市场颇不平静。毒家具、毒地板、毒床垫(床垫装修效果图)肆意危害着我们的生活;以次充好、低价钓鱼、合同不规范等消费陷阱也充斥着家居市场,让人们纷纷“谈装色变”。
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工商、质监部门对于家具、建材产品的抽检更为频繁,在抽检中,儿童家具、木家具等是劣质重灾区,全国木制家具抽检不合格率超10%,儿童家具的不合格率更是居高不下;而就在前不久,本报记者也曝光了千川木门以复合门替代实木门欺骗消费者的案例,让家居行业又抹上了一道阴影。
家居消费为何陷阱如此之多?家装材料、产品为何质量屡屡不过关?而涉及到居家首要的家庭装修,却又是最让人头疼的环节,以至于消费者不得不跟家装公司斗智斗勇。为此,在2016年3·15来临前夕,3·15在行动,“你消费,我维权”!如果你在家居消费中遭遇了潜规则、或是在购买中遭遇了欺诈和以次充好等消费陷阱,都可以来电或通过微信告诉我们,本报将对黑心家居企业予以曝光,为消费者维权。
直击家居消费痛点邀您一同“揭黑幕”
买实木门,交货后发现买的却是密度板和实木拼接的实木复合门;花1万多元买的衣柜和酒柜,付款后却被告知商家跑路了;4年修4次的燃气锅炉,核心部件都花钱更换,到底是机器质量太差还是售后在无端搞鬼……这一次次的消费陷阱,都是去年本报记者接到的真实投诉案例。家居行业标准日趋完善,家居市场的服务水平也在逐年提升,但家居市场的消费争议依然屡有发生,且每年的投诉数据都在悄然改变。透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市民在置家装修过程中需要十分警惕的“雷区”。
为此,如果你也曾在家居消费中遭遇过陷阱,或者买到歪材料、受到消费欺诈等,都可以来电或通过微信告诉我们。在2016年3·15来临前夕,本报“华西3·15在行动”提前出击,将对黑心家居企业予以曝光,一方面提醒消费者警惕家居消费危害,另一方面也为家居行业敲响警钟,为正牌家居企业正名。
2015装修投诉成“重灾区”占比超5成
2015年,在本报96111热线收到的涉及房屋装修类投诉中,装修合同违约、工程质量问题以及装修报价不透明等问题居多,其中,合同违约投诉量占比超过投诉总量的50%,质量问题占25%。而在成都市消费者协会通过2015年5月-8月针对本市家具家装行业开展消费者关心的问题调查中,71.06%的消费者表示自己“遭遇过家装合同条款暗藏猫腻,家装公司虚报工程报价”,49.38%的消费者表示曾遭遇过家装施工中“以停工威胁、强迫加量、追加工程款”,而超一半55.41%的消费者均担心“购买到劣质建材”。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更警醒我们对于居家消费安全的重视。
由于在装修中,一套房子环节多、技术复杂、专业性强,而行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良莠不齐,会造成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得建材家装领域近年来成为了投诉的热点。据投诉情况了解,部分装修公司在签订合同前,会将预算价格压低或漏项,在施工后以各种理由提高报价或增加项目,使得装修总价大大超出预算。
- 1曝光北京多家家具企业未整改
- 2家电卖场门庭冷落 清库存任务多未达标
- 335平完爆100平,不怕房小就怕没脑
- 4震惊!34岁媳妇被新房甲醛夺命!
- 5门窗行业发展需积极应变!
- 6国抽”新标准"加剧地板行业优胜劣汰!
- 7定制门窗还需提升核心竞争力!
- 8看《捉妖记》胡巴效应 地板品牌或可转战“
- 9红木家具的设计创新由谁主导?兼顾产品、空
- 10电商抽检最低合格率竟是儿童家具
- 11支持国产 中国瓷砖十大品牌!
- 12未来门窗行业发展将呈现七大特点!
- 13“零甲醛”只是噱头!儿童家具选购安全至上
- 14定制家具成电商眼中“烫手山芋”!
- 15“洁厕块污染水致癌”说法暂无证据支持!
- 16上海廉租房申请条件和最新政策
- 17家具出口企业应对国际市场需进行材料创新!
- 18曝儿童家具含重金属等有害物!
- 19惠普笔记本怎么样 惠普笔记本报价大全
- 20低价劣质厨卫电器或将淡出电商渠道
- 21红木市场暗自酝酿 蓄势待发
- 22惊!英国4岁女童吃家具成瘾,地毯木马均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