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遭装修电话频繁轰炸 信息录入环节漏洞多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年是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落地实施两周年,新《消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然而,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却在频频泄露,潜在的风险和损失让不少消费者很担心。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杨女士2014年购买了一套新房,今年下半年交房,从买房后一直到现在,各种装修公司的推销电话,让她“应接不暇”,“不停地有装修公司给打电话,一天甚至能接三四个,一天天都烦死了,我想都是开发商把我们的信息泄露出去的。”
为什么买房之后,立马就会有那么多装饰公司知道业主信息呢?装饰公司又是从哪里获得的这些信息的?记者以某装饰公司员工的身份联系上了一家公关机构,这家公关机构自称手头掌握了不少住建小区和即将交付小区的业主资料,“如果只要一个小区的话,给150吧,2400户,价格都是很实实在在的,童叟无欺。”“你这号码都是从哪来的?”“你放心。”“都是开发商或者物业公司那搞来的?”“对,还有银行。”
随后,记者加了对方QQ,发现在其个人主页上就有一份小区目录,都是安徽合肥六月至八月交房的楼盘信息。“合肥做你这行生意的多吗?”“不多,大概就两个人。一般一个楼盘我的话大概卖五六家,卖完就不能卖了,因为你再卖的话,别的人都有了,免费送给他吧。”
除了买房后装修电话不断,很多消费者也都遭遇过买车后不停的保险推销电话、网上购物后商家大量的促销信息,而各种诈骗短信也是如影随形。本应严格保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却被当成商品随意倒卖,潜在的风险和损失让消费者非常担心。“会怕自己的信息被泄露,特别是银行卡各方面的东西。已经被泄露出去了,投诉他们也没有用,一时半会儿也不能给你挽回点什么东西。”
2014年3月15号,新《消法》正式实施,其中“禁止泄露消费者信息”是一大亮点。然而现实中,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网购、快递、办会员卡、填网络答卷,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和风险不断增加。律师李永光表示,由于违法成本低、举证难等,倒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很难得到有效整治,由于公安机关不能掌握这样一种大规模的侵害公民隐私行为的客观证据,导致难以立案,这就是目前的法律规定和现实中的困境。
个人信息遭泄露后,消费者该如何主动维权?北京京师青岛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杰给消费者支招:遭遇信息泄露的个人有权利及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予以制止。个人还可以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消协等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为12377;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要求侵权方赔偿损失,但在此过程中证据的收集难度比较大。
- 1曝光北京多家家具企业未整改
- 2家电卖场门庭冷落 清库存任务多未达标
- 335平完爆100平,不怕房小就怕没脑
- 4震惊!34岁媳妇被新房甲醛夺命!
- 5门窗行业发展需积极应变!
- 6国抽”新标准"加剧地板行业优胜劣汰!
- 7定制门窗还需提升核心竞争力!
- 8看《捉妖记》胡巴效应 地板品牌或可转战“
- 9红木家具的设计创新由谁主导?兼顾产品、空
- 10电商抽检最低合格率竟是儿童家具
- 11支持国产 中国瓷砖十大品牌!
- 12未来门窗行业发展将呈现七大特点!
- 13“零甲醛”只是噱头!儿童家具选购安全至上
- 14定制家具成电商眼中“烫手山芋”!
- 15“洁厕块污染水致癌”说法暂无证据支持!
- 16上海廉租房申请条件和最新政策
- 17家具出口企业应对国际市场需进行材料创新!
- 18曝儿童家具含重金属等有害物!
- 19惠普笔记本怎么样 惠普笔记本报价大全
- 20低价劣质厨卫电器或将淡出电商渠道
- 21红木市场暗自酝酿 蓄势待发
- 22惊!英国4岁女童吃家具成瘾,地毯木马均不放